全部栏目
在全明星赛期间,爱德华兹被问到是否想成为未来 NBA 的门面时,他出人意料地表示否定。「我有能力成为那个人,但我并不想要成为那个人。我只想要每晚出现在球场上,将对手杀得片甲不留后回家。」这或许凸显出爱德华兹对外界关注度的不在意,他更专注于球场上的进步,以及如何为森林狼队做出贡献。
森林狼在训练营前夕的重大交易后,确实经历了令球迷扼腕的阵痛期。被视为最大补强的迪温琴佐手感低迷,兰德尔和戈贝尔在禁区空间上互相制约,让爱德华兹显得更加孤立无援,他也多次在媒体面前表露疲态与沮丧 —— 但这次没有唐斯在身后承担舆论压力。
不过球队在伤病潮后逐渐复苏,看似是每位队友都融入了「快决策、快传导」的进攻体系才走向成功,但爱德华兹自 2025 年展现的成长,却常因亚历山大、约基奇等西部巨星的夸张表现被忽视。事实上,他本季至今 7 场 40 + 得分全部集中在新年后的 33 场比赛中,可见休赛期苦练已成功转化为赛场表现。或许我们该重新审视,这位少年狼王将以何种姿态成为森林狼的孤胆英雄。
觉醒的投篮天赋 —— 新生代持球三分王
「在对阵独行侠的系列赛中,我投丢了太多三分,这让我印象深刻。因此除了和克里斯・海因斯研究出手动作,奥运会期间我也从库里和杜兰特身上学到很多。那段时间我泡在训练馆里只练三分 —— 侧步三分、后撤步三分等持球三分技巧。」爱德华兹说道。
早在选秀前,就有球探指出他的跳投手感柔和,配合核心力量能在各种情况下出手;但大学时期 29.4% 的三分命中率却不尽如人意 —— 问题在于不稳定的出手姿势和纪律性。因此尽管职业生涯四年里持球三分出手占比始终超过 20%,却始终缺乏稳定威慑力。不过从生涯第二年起,他接球三分以场均 2 + 次出手保持四成命中率,可见只需系统化训练就能雕琢出顶级投射天赋。
这个休赛期,爱德华兹与球队训练师克里斯・海因斯针对外围出手细节进行调整,从姿势到运球脚步甚至接球动作都是训练重点,本赛季终于开花结果。本季持球三分出手占比达 37.1%,虽略逊于以撤步三分著称的哈登,但已超过利拉德、库里、米切尔等以持球三分见长的球星。无论是复刻爵士时期借戈贝尔掩护的带一步跳投,还是利用无球掩护后变节奏急停,亦或是左侧 45 度「杀手区域」的撤步三分,都为球队奠定胜局。数据上,40.5% 命中率 + 3.1 记场均命中已接近开拓者时期利拉德的表现,本赛季更是兼具产量与效率的佼佼者。
爱德华兹的三分爆发不仅释放了「巨无霸组合」的中距离空间,也让兰德尔更愿意执行快速手递手战术,全队得以在进攻无死角的核心带动下各司其职。
提升的领袖气质 —— 真正的持球冲锋者
爱德华兹在 12 月初的采访中曾表示,增加投射训练是为了让防守者忌惮,从而解放突破空间。但当时他的球场阅读未达预期,甚至有些迷恋外围出手。面对激进防守者时,仍会在纠缠后失去耐心,陷入单打或失误陷阱。
随着芬奇教练强调全员无球移动与快速决策,爱德华兹更多参与战术体系,不再只是终结点。他攻击篮筐的欲望增强,通过防守考验与录像分析,传球能力也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他禁区出手频率明显增加,面对扑防会更耐心假动作后突破,或在遭遇包夹时将球转移到边线 / 弱侧,等待队友跑动创造传球机会。若遇二线协防,能观察弱侧队友完成大角传球,或在中距离等待队友跟进。场均 1.4 次二次助攻仅次于詹姆斯、布克、布伦森等创造型球星,较上赛季增长 50%。
简而言之,从赛季初只会撤步三分到如今能利用多层掩护接球,甚至自己做轴创造队友优势,爱德华兹已学会通过战术配合延续进攻节奏,为自己创造更轻松的终结或造犯规机会。
结语
作为 23 岁的年轻人,爱德华兹已被迫扛起突破第二梯队的领袖大旗。尽管身旁有康利、戈贝尔等老将提供经验,但真正能左右球队风气的仍是他。经过四个赛季摸索,他或许已找到自己的带队方式 —— 融合哈登的持球攻击与控卫的无球跑动,攻防两端无处不在。尽管偶尔会出现像对阵步行者时手感低迷的比赛,但整体蜕变有目共睹。
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狼王。
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和视频录像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